信息播报 | 光影留存点滴温情,公义守护稚子童心
——记普乐课堂与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鄱阳地区社会实践活动
2014-07-17
7月17日,北京其普乐少年创意教育基金会南昌工作站携手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鄱阳地区实践团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奔赴珠湖中心学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光影留存点滴温情,公义守护稚子童心”,活动的主要对象是鄱阳地区的留守儿童。普乐课堂在此地的开展与推广,是普乐课堂从城市走向农村的开始,是把创意思维的种子播撒到乡村地带、开启农村孩子的创意与想象能力的开始。
珠湖中心学校的学生几乎都是留守儿童,在家里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亲戚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学校的教学设施也很简陋,部分教室的窗户破了,用报纸糊着;部分课桌的底板没有了,可是老师和学生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学习精神。
这次上课的对象是初三年级的学生,因此我们选用的课件是蓝系列中的《虚实相间·水在何方》。从教授的过程看,应试教育的弊端在这些大孩子身上逐一显现:墨守成规、思维定势……与此同时,留守儿童的特点也凸显出来:沉默寡言、害羞怕人,还有点儿顽皮倔强。
但是,随着课程的展开以及深入的引导,孩子们的思维逐渐打开了,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也敢于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在“表演吃面”的环节中,也有学生积极主动举手要求表演。看似沉默的他们表演得还真别有一番风味!
课堂结束之后,有些孩子不由地发出感慨:“这课真有意思,可惜我们要上高中了。”“要是我们能早点儿接触普乐课堂该多好!或许我们就更活泼了。”
暑假,本该是他们自由玩耍的季节,这些大孩子们却被要求在炎炎夏日里来学校听课,他们心里多少有点儿不愿意,不开心。但是,他们走出教室时的欢声笑语证明这节课没有白上。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这就是普乐课堂的魅力所在!
留守儿童是中国农村家庭的一个弱势群体,因为父母远在他乡打工,他们的成长中大多缺少父母的关心呵护,极易产生认识偏差、自暴自弃。普乐课堂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愿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普乐课堂带来的创意与快乐。
南昌工作站 姚雅君